近日,44118太阳成城集团刘达禹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题为《经济周期学理思辨:对一个概念辨析和两个研究争议的再探讨》的理论研究论文在《管理世界》2025年第11期正式发表。文章解答了长期困扰经济周期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其中,一个概念辨析是指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性波动和经济周期成分之间的辨析;而两个研究争议则分别是指“谷-谷”分割困境与“Uhlig争议”。

文章首先从经济周期的定义式入手,详细阐释、辨析了两类经济周期的概念差异,随后以典型化事实为基础,对“谷-谷”分割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重述,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并解读了假性击穿和中周期转换两类经济周期错配异象;最后基于H-P滤波的计量原理阐明了“Uhlig争议”的思维困境,并创新性地提出了计量评价思想,对“Uhlig争议”进行了重新审视。
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性波动与经济周期成分都是经济周期,只是描述各有侧重,当潜在增长率趋于不变时,二者划分的经济周期将几近一致。第二,现实中常用的广义“谷-谷”分割实则暗含了每轮周期历时至少3年,周期起落阶段可以不连续以及周期转折点可以出现在极小值附近三个条件。第三,“Uhlig争议”的本质是经济事实与统计预测之间的权衡之争,若是从常规视角审视,12.5是中国年度经济周期成分测定时权重参数的占优选择。第四,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过后,中国经济的短周期和中长周期都开始进入回升阶段,同时潜在增长率亦处于中高速水平,这意味着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将有大概率以此为起点,破旧立新,步入新一轮周期的扩张阶段。